家庭止于暴力,沉默即是帮凶。/基于互联网的公益组织 合作联系请私信/

#我听你说#可乐:我是妈妈买电话卡赠的吗?

  文/ 宜渡

 

  每个人都希望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,遗憾的是,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懂得正确地表达爱和期许的父母,毕竟这件事由不得我们选择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原生家庭意味着暴力和痛苦,也意味着亲情和眷恋,令人纠结不已。反抗,逃离,抑或和解,都是自我保护和追求幸福的道路,也是我们应当享有的权利。

  今天故事的主角,给自己取了个挺可爱的昵称:可乐。她看起来和一般的二十岁大学女生没有什么分别,上课,和朋友聚餐,玩网游,追星,考试前焦头烂额,聊天时喜欢用表情包,很难想到,她的成长伴随着无尽的暴力和羞辱。她的故事,就像很多家暴受害者的一样,讲起来似乎轻描淡写,留下的伤害却刻骨铭心。

  充满控制欲的母亲,是可乐童年的噩梦。她平常对女儿还不错,但只要女儿一让她不满意,就立刻像变了一个人似的,对她言语辱骂,拳脚相加。从小,可乐就不被允许像其他同学一样,放学后在外面玩耍,直到十六七岁,她都几乎没有自己出门的经历,和人相处的经验少得出奇。可乐的父亲本来就是内向沉闷的人,又在她小学时调往外地工作,很少回家,于是母女两人组成的家庭中,她的母亲掌握了绝对的控制权,可以干涉她的一切。

  比起生活,她和母亲在学业成绩上的矛盾,则更加集中和激烈。小学时,一旦她被老师留下,妈妈就会在接她回家时,不由分说地把她踹倒在校门口;考试分数不如意时,等待她的更是辱骂和抽打。初中三年,可乐的成绩还不错,也很有上进心,但在她的记忆里,妈妈从未给过她鼓励。有一次她考了年级第一,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妈妈,得到的却是“为什么没考满分”的指责。初三那年,课业繁重,妈妈却在学校的作业之外,又额外给她布置了练习题,她没能做完,又遭到了一顿接一顿的打骂,有时妈妈甚至打得她走路都走不稳,也不管她的伤口。母亲的态度给了她巨大的心理压力,本来是全市顶尖初中重点班一员的她,最后只考进了一所普通高中。年纪渐长,她的境况却没有变好。在班里遭到排挤,她得不到妈妈的安慰;考试分数一公布,肯定会挨一顿打;复读那年住校,妈妈却从不主动联系她,室友都调侃她“是买电话卡赠的”。都说母不嫌子丑,她喜欢上偶像明星时,却被妈妈骂“你这么丑,怎么有脸喜欢人家”。渐渐地,她把自卑刻进了骨子里,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什么都做不好。

  而在外人面前,她的妈妈则从来拒绝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,甚至把年幼女儿忍无可忍的反抗说成是“打她”,在邻里间到处宣扬。

  可乐说,这么多年我从没觉得她爱我。似乎在妈妈的眼里,女儿只是满足她的要求,给她长脸的工具,一旦她做不到,殴打和辱骂便接踵而至。尽管在物质上妈妈从未亏待过她,但一想起成长过程中所受的伤害,可乐还是无法和妈妈亲近起来。她曾经努力过,读了心理学的书,想和妈妈坐下来好好谈,但也许是因为妈妈太固执,她也不太会交流,最终还是收效甚微。于是,她只能选择逃离。

  去年夏天,可乐第二次高考的成绩依然不尽如人意,她在家哭了好几天,其间不断地被妈妈训斥,直到爸爸忍不住让她闭了嘴。进入大学之后,她仍然很不甘心,想重新考日本的学校,再次遭到了妈妈的百般阻拦,两人完全无法沟通,甚至吵到相互拉黑微信的地步。所幸现在她在省城读书,吵得再凶,妈妈也没法像从前一样撕她衣服,或者抽她耳光了。现在她极少和妈妈联系,孤身在外享受着不用提心吊胆的生活,努力学习,打算去北京读研究生,远走高飞,跑得越远越好。

  可是虽然下了这样的决心,可乐依旧无法完全用仇恨和排斥的目光看待母亲。毕竟,十多年过去,连接她们的不仅是暴力,也有与生俱来的家庭纽带。小时候,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这样一个性情暴躁的人,对自己的伤口遮遮掩掩。但在部分地独立了的现在,她慢慢地明白,这一切不是自己一直犯错,而是妈妈的问题,是妈妈把对她的保护变成了控制欲,把对她的期待变成了强迫和暴力。她希望自己最亲的家人可以改变,希望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。

  所以,她选择不再遮掩,讲出自己的故事。

  如果读到这里的你,能够给她建议,帮助她和妈妈和平相处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

 

小组声明:

  

  本非营利普法小组旨在普及《反家暴法》的相关内容。成员并非法律从业人员,只是力图从法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学等相关角度对反家暴法作出通俗易懂的解读,并搜集相关案例供大家参考,减轻大家与《反家暴法》的距离感。

  我们保证提出的建议均具有法律基础,然而考虑到各地存在不同地方性法规以及特殊民情,我们的建议仅供参考,在操作时万望注意方法和策略,一切以自身安全为第一要务。具体事项请向律师咨询,如果存在经济困难,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接受免费咨询、诉讼服务。

  我们只愿告诉你,可以走上另一条路。

 

原创文章,站外转载请私信联系。

  

您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关注我们的活动

 微信@饭包有话说(fanjiabao2016)

 微博@反家暴公益科普小组

  (合作请私信)

 

评论
热度(63)